Posts List

停车被蹭的那些小事

自从有了车之后,停车似乎就变成生活中最大的烦恼之一。而停车停着不动被别人蹭,那就烦恼加倍。而被人蹭了还找不到人,那则是烦恼再加倍。被蹭了找到了人,别人不承认,然后你还没有直接证据,烦恼又又加倍。那如果用二进制表达的话,那么就是 1111,就有 15 倍烦恼了。前段时间已经是我停着不动,第三次被人蹭了,而且基本上只有第一次人都是直接在现场的,后面都是基本确定了作案对象,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视频证据,所以也没有办法。 第一次是在公司园区的地下停车场,当时一个十字交汇处人一直挺多的,走来走去。我就在那停车等待。大聪明急不可耐的冲了过来,左转,充满自信的把我蹭了个满怀。我当时真的是。。。这个人本来还说要跟我责任一半一半,他说我压了道路线。这里想解释下为什么压道路线的问题,因为右边都是停车位,而且很多车的车头都会露出来,所以会往左边开一点。后来打了110,当场民警是不愿意定责的,不过他还是讲了这个责任主要还是在于他没有把握好距离导致的,最后他还是认了全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M4y1L73L 这里的保险过程也比较简单,他报了保险,保险要了双方的驾驶证和行驶证,以及 4s 店的地址。定损由于责任清晰,定损员也没有过来定损,直接通过照片定损的。像这种发生事故其实是特别坑的,保险不会赔偿你的时间,你还要过去修车,修车过程中还要耽误用车。而且如果你的车比较新,别人也不会给你折损费。一开始保险公司定损的价格过低,保险杠当时车灯附近当初已经有好几处已经扭曲了,保险公司想做修复,4s 店说做不了,后来才同意换新的。这里涉及到另外一个潜规则,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想能修就修,所以他们会把零件自己带出去修,而车主当然是希望换新的,尤其还是别人的责任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还是需要 battle,当然一般小的保险公司,甚至包括平安,评价都很不好,赔偿的时候不痛快。好像只有人保比较爽快,但是人保的保费又比较高。当时整个上海都没有保险杠,我顶着破保险杠开了半个多月,然后修车也等了好几天。 第二次,其实也是在园区停车场,不过这一次当时没有发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后来去翻了下行车记录仪,应该当时是一辆大众倒车入库的时候蹭到了我车的右前方。但是行车记录仪只有缩时录影,这种一般都是几十秒拍一张照片,而且没有声音,所以这种视频证据也很难拿出来作为直接证据。因为当时是周五,园区的物业只有周一才上班。周一上班的时候才联系上物业。我原本以为车位前面那个圆圆的是摄像头,后来物业那个是检测车位是否占用的,另外一个角度有摄像头,但是被一个大柱子挡住了。当时是通过 imagemagick 把视频分割成照片,然后再自己组合起来合成一个帧率低的一个视频。这样获取到了车牌号,后来报警,通过警察对方联系了我,我把这个视频给她看了,她的车身左侧位置的确是有一道划痕,但是她不承认就是这一次蹭的。她说她自己经常蹭这蹭那,不一定就是我的车蹭的。因为没有直接的视频拍到接触画面,所以这一次事故也没有办法。而且这一次报警,警察连来都不愿意来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S4y1E7e 第三次,就是最近的一次了,停在小区。当时车辆有震动告警了,然后我就下去了看了,然后发觉是有工人在搬空调。当时就问他是不是搬空调时不小心蹭到了,对方很激动地否认了。继续报警,警察过来看了,然后看了四周没有摄像头,就说应该不行了。其实当初远处一个摄像头,但当时警察说肯定拍不到,也就没有看了。后来问了邻居,邻居说可以看到的。后来就去找物业看监控,的确是能看到那个时间点,他们在面包车车尾处下货,但是他们的车身已经把前面全部挡住了,所以根本看不到后面。这一次虽然报了警,还去做了笔录,但是依然没有什么卵用,还是得自己去修车。 所以停车被蹭几乎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薛定谔的猫,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如果能够遇到素质高的人,能够主动承认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对于这种情况也想到了以下几种尽可能能够去追回肇事方的方法: 监控 行车记录仪 哨兵模式 监控是最有效以及最直接的证据。而且一般监控其实覆盖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所以停车的时候可以尽量找那种摄像头可以覆盖的区域。一般这种区域都是停车场主干道附近,以及一些交汇处。不过这个也需要结合时间段来去找,如果车子有震动告警,这样会比较好找一些。 接降压线的行车记录仪理论上是可以做到24小时监控的。但是一般会有电压保护,防止小电瓶没有电,所以可能有的时候电压保护就断电了。另外,就是普通的可能是缩时录影,一般一分钟或者几十秒拍一张照片,这种视频也难以作为直接证据。但是如果是正常录制的话,可能录不了特别长的时间,往往可能只能录满几个小时。所以,行车记录仪往往也只能作为辅佐手段之一。 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已经有哨兵模式了。这种模式下发生震动事件后,会自动记录四周的照片和一点点视频,这个往往是比较好用的。但是小鹏有一个缺点,就是哨兵模式需要手动开启,所以会经常忘记。

颈椎康复指南--桌面篇

最近两个月,颈椎的状态一直不是很好。左右无名指和小拇指一直都有麻的症状。后来去医院做了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是C3-C6的椎间盘突出。虽然后来吃药加上睡得特别早,慢慢恢复了一些,但是手麻的症状一直没有彻底好。后来,在网上有看到电动升降桌以及显示器支架这两款产品,为(jiu)了(shi)我(xiang)的(hua)颈(qian)椎,我也入了这两款产品。 电动升降桌 爱否科技有一个视频就是关于电动升降桌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不过我觉得也没啥实用的。电动支架基本也就是贵一点就更好一点,升降更平稳,桌子更稳一点。我也纠结了好几款升降桌,包括京东京造的、网易严选的、乐歌的,价格从 1000 多到 2000 多,最后还是入了乐歌的 E4 双电机升降桌,2000多,是我看的里面最贵的一款,不过这个升降桌送一个显示器支架,后面我还会再说。 由于这款显示器支架在京东上是厂家发货的,如果是京东发货,隔天应该就到了。厂商发货就很慢了,催了好几次,最后是德邦快递送上门的。快递是拆分成了两个包裹,一个是桌面,另外一个是桌腿以及相关部件(超级重)。 E4 是提供一次免费上门安装的。不过像我这种心急想吃热豆腐的,当然是等不及的。总体来说,升降桌安装难度不能说特别大,基本按照说明书一步步来基本都可以装的上,就是桌腿真的质量特别大,一个人搞起来还是有点够呛。桌子总体来说颜值还可以,桌面是那种光滑的面板材料。桌子升降还是比较平稳的,当然停止的时候会有一种顿挫感,但这也不影响。当然,很多人关心站立办公时桌子会不会晃。实话说,是有一点晃,但还是还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特别敏感的话,可能还是需要考虑一下。 总体来说,电动升降桌这种坐与站切换的方式似乎还是比较理想的。目前因为我使用的时间还不足以体会到明显改善的效果。这款升降桌一共有3个档位的记忆档位,调整上下档位不像其他的升降桌是按键形式,这款升降桌是旋转方式。旋转调整的粒度还是比较细的,调整可以比较精准。一般升降桌都有遇到障碍物方向升降的功能,避免一些意外伤害。这款桌面的承重是 120 千克,所以升降过程还是比较平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p4y167cC/ 显示器支架 电动升降桌,显示器支架以及人体工程学办公椅,这似乎就已经是颈椎病三件套。双十一在考虑入手电动升降桌之后,我就在考虑入手显示器支架。目前,因为主力使用的是 iMac2020,而且我当初选择的是支架版本,就是那种最普通的版本带底座的。其实 iMac 是有 VESA 孔的款式,这点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也是后来查了才知道的,而且带 VESA 孔的居然还要贵几百块。iMac 有个头疼的问题就是支架如何安装,因为原生的底座无法拆解。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通过底座中间的圆孔可以安装一个配件来安装显示器支架。选择的是长臂猿一款配件,国外应该也有类似的配件,不过好像更贵一点。 通过这个配件可以安装显示器支架,这种方案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没有原生的那么稳定,再加上升降桌的晃动,可能晃动的幅度会更大一点。不过,总体还是一种比较可以接收的方案。 对于 iMac 支架选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重量。一般的显示器支架都是只支持 3-9 千克的显示器,iMac 整体的净重已经超过 9 千克了,如果使用普通的显示器支架势必会有低头现象。后来我选择了 NB 的 F100A 型号的支架。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这款显示器支架承重范围更广,可以支持 3-12 千克的重量;二是这款显示器支架性价比高,双十一差不多一百七左右就可搞定。实际入手的体验要比期望中的差一些,第一个还是有低头现象,后来换了一个,好了一点,但还是有点低头的。支架的安装过程不能算复杂,不过如果是第一次安装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的,第二次安装就快多了。 另外一款支架是乐歌的 D7A,好像是一款比较老的型号,但是价格好像还挺贵的。安装比 NB 的还简单一点,因为好几个组件都已经安装好了,基本只要固定在桌面就可以了。总体来说,这款支架可能综合方面比 NB 应该还更好一些,颜色也不太一样,偏银色。最后的总体效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后来还是入了小米的显示器挂灯,配合使用效果还不错。显示器还是横屏用比较好,竖屏的确是不是很好用。 总结 这么一套折腾下来,差不多花了两千五左右,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一个好的办公桌面真的会让人身心愉悦(可能是花了钱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