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List

nodejs回调大坑

最近看到nodejs,因为有一个处理里面有好几个异步操作,调入回调大坑,不禁觉得很恶心,真的很讨厌发明这种写法的人,简直反社会!!!遂转载一篇解坑的文章,原文地址: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nodejs-callback-hell/。 Node.js需要按顺序执行异步逻辑时一般采用后续传递风格,也就是将后续逻辑封装在回调函数中作为起始函数的参数,逐层嵌套。这种风格虽然可以提高CPU利用率,降低等待时间,但当后续逻辑步骤较多时会影响代码的可读性,结果代码的修改维护变得很困难。根据这种代码的样子,一般称其为"callback hell"或"pyramid of doom",本文称之为回调大坑,嵌套越多,大坑越深。 坑的起源 后续传递风格 为什么会有坑?这要从后续传递风格(continuation-passing style–CPS)说起。这种编程风格最开始是由Gerald Jay Sussman和Guy L. Steele, Jr. 在AI Memo 349上提出来的,那一年是1975年,Schema语言的第一次亮相。既然JavaScript的函数式编程设计原则主要源自Schema,这种风格自然也被带到了Javascript中。 这种风格的函数要有额外的参数:“后续逻辑体”,比如带一个参数的函数。CPS函数计算出结果值后并不是直接返回,而是调用那个后续逻辑函数,并把这个结果作为它的参数。从而实现计算结果在逻辑步骤之间的传递,以及逻辑的延续。也就是说如果要调用CPS函数,调用方函数要提供一个后续逻辑函数来接收CPS函数的“返回”值。 回调 在JavaScript中,这个“后续逻辑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回调(callback)。这种作为参数的函数之所以被称为回调,是因为它一般在主程序中定义,由主程序交给库函数,并由它在需要时回来调用。而将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的,一般是一个会占用较长时间的异步函数,要交给另一个线程执行,以便不影响主程序的后续操作。如下图所示: 下面一个例子说明回调样例的恶心之处: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param, cb) { asyncFun1(param, function (er, data) { if (er) return cb(er); asyncFun2(data,function (er,data) { if (er) return cb(er); asyncFun3(data, function (er, data) { if (er) return cb(er); cb(data); }) }) }) } 像function(er,data)这种回调函数签名很常见,几乎所有的Node.js核心库及第三方库中的CPS函数都接收这样的函数参数,它的第一个参数是错误,其余参数是CPS函数要传递的结果。比如Node.js中负责文件处理的fs模块,我们再看一个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例子。要找出一个目录中最大的文件,处理步骤应该是: 用fs.readdir获取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循环遍历文件,获取文件的stat; 找出最大文件; 以最大文件的文件名为参数调用回调。 这些都是异步操作,但需要顺序执行,后续传递风格的代码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var fs = require('fs') var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